和書名有著極大的反差,小星星是一個驚悚的故事,而且的確讓人打從心底感到顫慄。
都說嬰兒就像是一張純白的紙,你給他上了什麼色,他就是什麼色。
一個被扔棄在森林裡的女嬰,被一個過氣歌手撿回家撫養,他將未竟的音樂理想全部投注在這個有天賦的女嬰身上。
為了怕被發現,將女嬰養在地下室;為了不污染女嬰聲音、音樂敏銳的耳朵,不許任何人和她說話。
當女嬰逐漸長大,擔心她踏出家門,告訴她門外面是吃人的世界,大人會抓走被且殺死小孩。
從未見過外面的世界、除了音樂,沒有其他學習;她沒有是非對錯的觀念,她是泰瑞絲。
如果我們從泰瑞絲的身上看到家庭失衡、缺乏真心關懷的成長過程所造就出來的人格,我們不感到意外。
泰瑞絲的淡漠可理解,她在冷漠沒有互動的家庭裡成長,她全然的接受”給予”,沒有懷疑。她的認知裡沒有對與錯,只有生存。她找的是愛,卻是看不到也摸不到。
另外一個主角泰瑞莎,有個尚屬和樂的家庭,母親開朗、父親沉靜,還有兩個調皮活潑的哥哥。泰瑞莎天生沉靜,卻為了迎合母親期待而一再勉強,雖然父親查覺到她的壓抑,卻無力也無心去協助。從低調迎合到崩潰失序,再到最後大爆發,同樣讓人不意外。
書裡的幾場殺戮,血腥殘忍,卻不是我覺得最恐怖的,可怕是泰瑞絲和泰瑞莎對這種行為是這麼的理所當然,沒有顧忌,可怕是塑造出這樣性格的環境,就是你我身處的社會。
本書面向多元而真實,失衡的家庭關係、同儕的認可、校園霸凌、網路串聯的影響等,無一不是周遭生活中會面臨的問題。
現今的社會新聞,不論是國外層出不窮的的校園槍擊屠殺事件、校園霸凌帶來失控的後果、逆倫弒親
的慘劇、看不順眼便將人打到死亡,無一不是這些問題衍生的後果。
看過的幾本北歐小說,都偏向冷調,卻是這麼的貼近真實生活。
個人很推薦這本小星星,覺得它的恐怖不在於血腥和殺戮,而再於它的寫實,尤其是泰瑞莎這個角色的營造非常的成功,她的心境和性格轉折,非常的真實又讓人心驚。
作者約翰.傑維德.倫德維斯特 John Ajvide Lindqvist的處女作《血色童話》,探討的議題跟小星星這本相近,雖然沒看過,但看了一些書評心得後,著實非常感興趣,已列入閱讀清單,也推薦給大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