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歲的凱莉在四歲那年因為目睹母親流產意外而失去說話的能力,不論醫生或是家人,都無法讓凱莉再次開口說話。
佩翠拉是凱莉的同班好友,雖然凱莉不能說話,兩人仍然非常要好,佩翠拉往往可以精準說出凱莉的需求或心聲,仿若是凱莉的最佳代言人。
突然一天清晨,凱莉和佩翠拉同時失蹤了,沒有人知道這二個小女生跑到哪裡去了,就在家人和警方四處搜索時,凱莉從森林中跑了出來,手裡拿著佩翠拉隨身項鍊的她,奔向警察,說出了三年來第一句話。
究竟凱莉說了什麼?而佩翠拉在哪裡?她的項鍊為什麼會在凱莉的手上?
被囚禁的音符一書,帶著一點懸疑,探討的是小孩失蹤、家暴等問題,書中主要角色皆第一人稱的角度來進行故事的推展,唯獨凱莉這個角色作者是以第三人稱的敘述故事,直到凱莉最終找回自己的聲音,以第一人稱來結束這個故事。
經過統計,小孩失蹤或受到暴力,有很多都是身邊最熟悉的人所施加,然而愈是親近的人愈是容易讓人失去戒心而導至意外的發生,書中凱莉和佩翠拉的失蹤都和熟人有關。
當小孩失蹤時,警方基於辦案不放過任何線索,不免也會對失蹤小孩的親屬抱持懷疑態度,當然這對親屬是相當大的折磨,小孩失蹤了,卻被懷疑有嫌疑,情緒很容易就失去控制和暴發,佩翠拉的父母就因此失控,指責凱莉的母親。
這是可以理解的,在擔心驚慌的情緒下,人多半不會覺得自己有錯,很容易就因為情緒催化而互相指責。
作者在描寫女兒失蹤的兩對父母的心境變化,相當細膩寫實,讓人也很容易感染擔心驚慌的心情。
凱莉的母親安東妮亞是書中重要角色之一,然而這個因為女兒失蹤而傷心自責不已的角色,卻很難令人同情。
安東妮亞基於很難令人理解的堅持不願離開故鄉,也不願改變自己生活,雖然丈夫有酗酒及家暴問題,她卻沒有想要改變這種生活的念頭,只會在丈夫發酒瘋的時候帶著小孩暫時逃避,讓二個小孩生活在家暴恐懼及壓力之中,讓自己生活在悲劇之中。
安東妮亞對二個小孩的愛絕對不讓人懷疑,然而她對於留在故鄉的執著卻很牽強,她的個性堅強不柔弱,卻無法離開暴力的丈夫,大約只是不想改變生活的現狀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