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三郎  

三郎是一個很有大時代氛圍的故事,以台灣為背景,時間橫跨近20年,歷經日本統治、光復後國民黨接收、以及228事件,最終到了美國發展,一個很有韌性的故事!

 

作為一個望族的兒子,三郎並沒有因為家庭富裕而受到好的待遇,父親嚴厲而母親則獨寵長子一郎。

在日本統治時期,家裡的物資因配給而緊縮,不論是食物或是用品,都是一郎優先享用,而後即使台灣光復,父親成為備受重用的政治人物,家裡的吃穿用度仍然以一郎為主,在上有一郎的霸道、下有弟妹分掉父母的注意力,三郎成為家裡可有可無的存在。

母親對一郎的偏寵,讓她無視於三郎的天資,阻斷他的求學路。

 

三郎對於一切總是不多加強求,直到他遇到了芳子。

初見芳子和她的兄長時,那和樂溫馨充滿愛的景象,是三郎心中的理想典範,再次重逢時,芳子竟成了一郎追求的對象。

三郎決定為自己爭取未來,在確認芳子的心意後,兩人終於結婚。

 

然而結婚之後兩人的生活仍然充滿困境,家庭的經濟大權掌握在母親手上,溫飽都是一項難求的美夢,衝破困境的方法是考取公費留學海外。

在芳子的鼓勵之下,三郎考上公費留學美國,卻因為經濟問題,只能將芳子和剛出生的兒子留在台灣。

三郎在美國拼命讀書、拼命找機會,卻仍然充滿挫折和絕望,將妻兒帶到美國的夢想看似要破滅,而一郎妒忌的心轉為一個致命的陰謀,將致三郎於險境。。。

 

在資訊發達且言論自由的時代,想要了解任何一個國家的歷史都不再是一件困難的事。三郎以第一人稱的視角,帶領讀者進入了充滿苦痛的一段台灣歷史,透過故事性的角度,更加能感受到歷史的各種氛圍。

 

三郎生長在一個富裕的家庭,更因為父親對政治的敏銳,得以在日治時期、國民黨政府初接收台灣的時期,以及228事件中得以安然渡過。

透過三郎的視角,我們看見台灣的韌性,對當時的在地台灣人來說,不論是日本或是國民黨政府,都是外來政權,他們被迫講別人的語言,先是日語、後是國語,就像三郎在家裡受到忽視的一樣,台灣的聲音也被忽視了。

國民黨政府軍來而台灣,成了這個島上的矛盾的開始,在最艱難的時期,族群幾乎勢不兩立。

 

本書的後半段,三郎到了美國,在經濟窘困之下,想要突破困竟總是不可得,不僅如此,三郎以為來到美國,總算脫離了過往,沒想在台灣因父親從政而被政府派人監控,到了美國居然也有這類的人員出沒。

雙重困境之下,三郎總是在絕境之中作困獸之鬥,芳子的重病是最後的推手,讓三郎終於放手一博,爭取想要的一切。

 

書中三郎的家庭關係是另一個重點。在多子的家中,排行中間的孩子總是容易受到忽略,三郎在高壓的父母和任性的兄長壓迫之下,幾乎成了可有可無的存在。

然而備受家人期待,享用一切資源的一郎卻沒有得到相對的成功,而三郎靠自己和芳子及阿徹的鼓勵取得通往成功之路。

三郎對這樣的家庭並不是沒有怨的,但他總是獨自忍受一切,書中三郎父親赴美探視三郎一家的過程,將親子之間累積的各種情緒到最後大爆發,處理的很有感覺。

 

雖然書裡的氛圍是抑鬱的,卻是一本打開了就放不下的好書。

推薦給大家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unnysocut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